茶居文化
茶居憶舊(續完)
文章帶給超伯:茶居憶舊之作。
超伯兒童時住中環活李活道。及西區屈地街近煤氣鼓隔一圍牆晉成街。
煤氣鼓曾爆過一次。當年死人無數。後來點解又有咁多人住。是否古文一句:[苛政猛於虎] 超伯無暇細查。總之有瓦遮頭。以是天之嬌子。
超伯所見飲茶地方。有地茶居。有潮洲冷茶居。有客家茶居。有上海茶居。總之凡講上海話都說上海佬。其實超伯智識貧乏。完全唔認識外地朋友方言。
超伯當年所接觸多數西區幾間地茶居。稍為好的如近高陞戲院。武昌茶樓。廣州酒家。金陵酒家。蓮香酒樓。
最能令超伯懷念。就是每早茶士。口含一枝燒殘香煙。殘灰長長留在紅燒煙枝口脣上。雙手環抱一個五尺直徑又圓大蒸籠。高聲高叫叉燒飽。蝦餃燒賣。肝, 潤燒賣。
最令兒童歡喜就是雞球大飽。
食完一個雞球大飽。已飽飽。唔會再蝦餃燒賣。貴價點心。
不過大人最頭痛。孩子食飽上要叫走。不耐煩多坐一會。女孩子比較有耐性。斯文淡定。食大飽也輕挑細嚼。
就地茶居到處擺滿痰。但有的人喜歡放飛劍。遠遠的咳吐。直飛入啖內。不中做成隨地都是口水。見慣了。覺得這就是地茶居。
是一種茶居文化。煙霧彌漫。嘈喧吧閉。幾個中年伙記。各人抱住大蒸籠。此起彼落。高聲叫賣。互相輝映成趣。 門口報紙檔可以買一份。多換睇幾份。當年人情味相當濃厚。
現在冇個枝歌唱了。報販與顧客少包紙巾。睇住十多年熟客都行過隔鄰買。
近兩三年多得七十一。新年頭三兩日報紙唔起價。從此全港開檔報販不敢起價。但奇怪今年超伯年初一見彌敦道旺角近銀行區其中一檔報紙檔標明起價一元。都好!姜太公鈞魚!願者上鈞。
近幾年茶居已被淘汰。經營者亦式微。人們對衛生意識提高了。不會隨地吐痰。抽煙又被禁止。最大原因已被大酒樓代替了。往日的茶居文化。除了看電視午夜場。看到茶居風光。還可窺知一二。
真正煙燒雲化了。
(Empty)
回覆刪除(最令兒童歡喜就是雞球大飽.)
回覆刪除老豆,有冇攪錯? 您鐘意咋,慳錢,叫大飽我地食咋.
我話比二哥聽,食臘腸卷,蛋撻,多數有得食,老豆成日叫大飽,唔信問k.c.四阿哥.
老父解釋, 原來蝦 餃 就蝦 餃 , 燒賣就燒賣的俗語是有貴都由得佢的意思!
回覆刪除不過時至今日我反而想食大包!
但好少酒樓有得賣大包了!
我鐘意食臘腸卷
回覆刪除我們家還有一幀 港九 茶居伙計工會 光義分部別墅 1955年 中秋聚會+職員就職合照一張.
回覆刪除兒時也曾隨父親到過茶居,不過印象已經好糢糊了.
回覆刪除那您愛那間新式的酒樓呢?
回覆刪除超伯快樂
回覆刪除Happy and Healthy 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