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師工作室
管教從嚴 塑新公民
22/06/2015
管教子女從嚴,可以讓其體會紀律和守法守規的重要性。
政改方案遭否決,社會爭拗稍歇,但有些人的生活反而失去重心。昨天父親節正好讓父母,再次省思自己管教子女的角色和方法,普羅市民奢談「治港」理想,還不如務實「齊家」。
港人不妨以阿Q精神去看當前困局:政改被否決後,既然大家生活還要繼續,就不如努力於自己可掌握的事物。雖然不少人認為,他們口中的(大家要留意,是「他們的」)「民主」是進步,但自香港開埠至1997年,在整段港英管治時期,港人都是只有自由而無民主,香港還不是締造一個又一個奇蹟?何況世上的民主國家,其人民生活亦非一定理想,因此任何國家的領導人只要能照顧好大部分人民的生活,已相當不錯。
走遍天涯求民主,還不如親手營造一個美滿的家更加踏實,今年的父親節讓我們看到很多新一代爸爸管教子女的通病——管教得不夠嚴。時代不同,新一代父母普遍學歷較高,在管教子女的態度和方法往往與上一代截然不同。有調查指新一代爸爸傾向「提供物質」、「讚賞及關愛」子女,反而「管教」則在眾多親子事項中包尾。「慈」,今時父母普遍都能做得到,至於「嚴」於管教,爸爸卻強差人意,與「虎媽」相對,他們更被稱為「貓爸」,取其溫馴,以喻慈父。
《三字經》中,「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對管教方面的問責,最為仔細,今時很多長輩,包括父母、老師都未有盡責,嚴加管教下一代,不少紀律問題,無論校園以至職場,都源於此。
子女管教得不嚴,年輕一代不斷自我膨脹,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並不會照顧,甚至不屑去理會集體的利益,造成了個人利益凌駕於整體的社會風氣,反叛的一代只會更加偏激,更加叛逆。
「子女好與壞,在乎溝通與關懷」這句宣傳口號實在太深入民心,令爸媽管教稍嚴都會被視為異類,其實溝通、關懷固然重要,但父母也應對子女的品德和學業有較嚴謹、嚴格的要求,「嚴」不代表鼓吹體罰,而是注重督促、管教的態度,只有嚴厲管教子女,他們才不會以為自己的權利可凌駕他人的權利,以自己的自由妨害他人的自由,父母師長要肯「不鬆章」,社會才會有肯為他人着想、奉公守法的下一代,而這正是今天香港所缺的新一代優秀公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