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孟子的預言

孟子的預言
  最近中國網絡流行讀孟子,當然,此一網絡風氣可能局限於有知識喜文藝的人群。他們留意到孟子開卷的梁惠王篇,其中有一個詞彙「罔民」。
  「罔」的意思是羅網,當動詞用,南宋的大儒朱熹解釋,「罔民」就是把國民圈在羅網中,令他們無知,隨便宰割,「欺其不見而取之也」,是一種欺騙和陷害。
  東周是中國少有的自由時代,也即西方學者定義的「軸心世紀」,指公元前的幾百年內東西方恰好都有偉大的哲學思想興起,有如形成軸心,影響後世千年的人類文明。
  孔孟雖然並稱,但孟子比孔子激進得多,風格有點像今天的辯論,不像孔子那樣只是陳述事實,譬如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但是義和利怎樣界定,是不是非黑即白之簡單劃分?如果君子的使命是報國,但報國的目標是甚麼?為國家謀得更好的利益,這算是義,還是利呢?好像明朝的海瑞,只顧保持自我清官的名聲,不做實事,又能不能算「義」?讀孔子都是沒有解釋的。
  孟子往往有更進一步的解釋,梁惠王問孟子治國,孟子有各種詳細解釋,其中有一句名言叫做「因無恒產,則無恒心」,如果老百姓沒有固定的財產收入,就不會有道德觀念,然後為非作歹,政府卻治他們的罪,就叫做「罔民」,因為這種人受現實局限,無法自足自立,也想像不到何謂有品質的生活、做人如何要有道德、尊嚴等等。
  中國的網民讀到這句話,聯想到自身處境,認為孟子所言,依然適用於今:因為中國人沒有公民權,即使有財產也可以隨時蒸發,總是遑遑不可終日,只知逐利而沒有其他目標,導致道德崩壞,全民皆罪人。
  孟子生得太早,幾乎沒有可能興起私有產權的概念,很可惜。但在戰國時代,中國的貴族和士人依然相信「父子主恩,君臣主敬」,絕對不是權力一面倒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孟子還提出「君臣對等三原則」:「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雖然並非現代意義的「平等」,但已經超越中國後世的一千年了。但就是這些觀點,在中國政治中很難容得下,孟子從來都不是中國政治思想的主流,尤其是乞丐出身的明朝皇帝朱元璋,乾脆認為孟子大逆不道,一度廢除孟子配享文廟的資格,又親自刪節孟子的文字,如果孟子落在他手裏,就死得很難看了。
  當然,朱元璋的王朝也不可能造就孟子,孟子生活在類似歐洲封建的分裂時代,並沒有大一統的君主集權。孟子去見貴族,大家平起平坐,其中那個梁惠王似乎與孟子熟不拘禮,有時直呼「老嘢」,有時又敬稱「夫子」,還罵自己昏庸「不敏」,但這個似乎並無建功立業的梁惠王,因其罕有的謙卑氣度,加上沾了孟子的光,也從此不朽。
陶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