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子路的孝順故事

子路的孝順故事
超伯路過某網址看到一篇廿四孝的故事。特轉載給網友分享:故事開始
子路姓仲名由, 又名季路, 是魯國卞邑人, 即現代的山東省泗水縣。雖然子路衣著打扮粗豪, 性格剛烈, 脾氣暴躁, 予人好勇鬥狠的印象, 但他卻為人孝順, 可謂人不可以貌相。
   年幼時候, 子路的家境十分清貧, 每天只能以野菜來充當三餐, 由於野菜只能果腹, 卻沒有很大的營養價值, 子路眼見父母的臉容日漸枯槁, 他的內心十分難過。為了令父母得享溫飽, 子路決定跑到離家百里以外的地方做苦力, 然後把賺到的錢拿來買白米, 再揹回家給父母食用。
  當父母看到能有白米食用自然高興不已, 對子路的孝心也十分感動。看見父母笑逐顏開,  子路每隔一段日子, 便跑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工作賺錢, 然後又揹著白米徒步百里回家給父母食用, 如是者從不間斷, 直至父母去世為止。後來, 子路有緣拜孔子為師, 在孔子的點化下, 子路改掉原來的粗莽個性, 變得虛心向學彬彬有禮, 終於學有所成, 在衛國更當起官來。有才之士終會脫穎而出, 子路也不例外, 他得到君主的賞識, 被委任往南方的楚國游說。亦屢建奇功, 深得重用, 榮華富貴亦享之不盡。單是跟隨他出行的馬車便有一百多輛, 官俸積存的米糧欲萬鐘(古時的容器, 一鐘風如六斛四斗)計算。
至於一日三餐, 滿桌都是珍饈百味吃之不盡。今天的子路, 跟昔日吃野菜充飢的他, 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孝順的子路依然一直掂掛著已逝的父母, 每當望著桌上的美酒佳餚時, 他總是食不下嚥, 內心感到一陣難過。「我現在雖然享盡榮華, 但沒有了爹娘在旁; 我真想可以回到從前和他們一起吃野菜的日子, 那時候雖然艱苦, 但雙親依然健在。不過, 這已是無法再追回了。」為了懷念父母, 子路更一直保存著當年用來揹白米回家給父母的布袋, 睹物思人一以惦記昔日和父母共敍天倫的時光。當大家閱讀過以上這個典故之後, 大家又會有何的反思和感想呢? 但希望可以從中讓我們得到啟發, 就算父母目前是遠在他鄉生活也好, 又抑或你每天仍與他們共同生活也好, 請大家好好侍奉雙親, 並珍惜親情的可貴, 避免「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