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清明節。寒食節。慎終追遠。的由來


一、清明節。寒食節。慎終追遠。的由來:
 

 農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國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在《淮南子》一書中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正因為如此,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作為節日的「清明」與作為節氣的「清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來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個節氣演變而來的,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但是,清明節是如何從節氣演變為節目的呢?根據《荊楚歲時記》中說:離冬至一百零五天有大風暴雨,稱這一天叫做「寒食」,要禁火三日,由於寒食節的日子與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動,往往沿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而到今天寒食節更已經被清明節所取代了。

 

二、「寒食節」的由來:

 

清明節這一天大家常吃春捲、潤餅等不需要生火煮食的食物,其實這也是有淵源典故的:

 

 

 寒食節是紀念介子推護駕感人肺腑的故事,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晉國國君晉獻公的寵妾驪妃為使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想陷害晉獻公的另一個兒子重耳,重耳為了逃避驪妃的迫害,而被迫逃離晉國。

 

 

 一日,公子重耳迷路在山中,好幾天沒有食物。當時大臣介子推護駕跟隨重耳,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了給重耳充飢,重耳流亡了19年後,返國即位,即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一一加封跟隨他流亡的大臣,因為由於介子推還鄉探母,晉文公便忘了封賞他。後經他人提醒,他才想起舊事,心中愧疚。便親自到介子推的老家綿山探訪,卻找不到介子推的蹤影。

 由於介子推是個出了名的孝子,有人獻計說,如果放火燒山,介子推為了母親,一定會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火燒綿山,直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卻沒有出來。等火熄滅後,人們看見介子推和他的母親,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而發現一片寫著血書的衣襟: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十分傷心,即下令將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每年在這一天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次年寒食節,晉文公到介山祭介子推,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發現那棵柳樹已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便走上前去,折了一支柳條,編成一個圈兒帶在頭上。隨從的臣子也紛紛倣傚他折柳插頭。於是,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也因此稱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這就是清明「折柳插頭」習俗的由來。在宋朝以前,清明僅是個附屬在寒食節習俗中的一個次要的節日,而清明節掃墓,那是是宋代以後出現的事了。

 

跟清明節有關的詩,最出名的就是這一首「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 杜牧

 

「慎終追遠」之真正意義

 

  依書經仲虺誥課篇:『慎厥終,惟其始。』書經疏:『思其結果,惟看其開始如何?』又書經太甲篇:『慎終于始。』書經疏:『欲思其結果,於開始須慎之。』所以道家仙公呂純陽祖師云:『「慎」者,「謹慎」也。「終」,「結果」。「追遠」者,眼光當「遠見」也。』故依照書經及呂祖所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之真正意義為:『作事要慎重思考將來的結果,眼光要看遠,不貪眼前之利益,人人若這樣做,社會風俗、道德自然都歸於厚道了。』

 

朱熹夫子之注解

 

  朱熹夫子說:『慎終者,哀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自宋、朱熹夫子注解本章迄今已七百餘年(公元一一三○~一二○○),同時我們所供奉之祖先牌位(公媽牌)上面,總是寫著『慎終追遠』四個字。而一般人也都認為「慎終追遠」係指:「父母壽終時盡禮,對遠代的祖先,祭禮要誠敬追念。」照這樣之解釋,是否錯誤呢?非也,最主要吾人應了解其真正之意義為:「慎終」係要謹慎「往生」者的送終之禮,多行功立德給他,使亡者早日超生。「追遠」係祭祀時,要「追思遠祖」創業之艱難,要做一位好子孫應有的本分,不可有辱祖先,應顯耀祖先。如此對朱熹夫子之解釋才有其真正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