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千古流傳的名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出自王維的《使至塞上》,

原文是:

單車慾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堠騎, 都護在燕然。

詩作於唐朝開元二十五年(737) 春夏之交,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戰勝吐蕃,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訪軍情。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這首詩就作於赴邊途中。詩人作此詩時,與他誼兼師友的名相張九齡也受到奸臣李林甫的排斥被罷相。這是玄宗朝政由清明轉為昏庸的標誌,因此,詩人在奉使慰勞戰勝之軍的征中,並非是一味高昂 振奮的,也兼有孤寂之感。前四句,詩人寫出了孤寂的心態。 「單車」去「邊地」,千里迢迢,孑然一身,抬頭見胡雁歸飛,更令詩人觸物傷懷,感覺自己如斷根的飄蓬一般遠離了故國。後四句,寫詩人在「胡天」見到了大漠 的奇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如此宏壯之景感召了詩人,使他漸擺脫了孤寂的心緒,生出了豪壯之情,引發了克敵建功、燕然刻石的愛國熱忱。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述的是在無際無涯的大漠中,一縷烽火台上的孤煙,直上青天;長河似帶,落日降臨,異常渾圓,這兩句詩,凸現了大漠粗獷、強毅的精神,凝聚了詩人超然世外的心態,雖然語不驚奇,樸實無華,但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能狀難言之景於目前,含不盡之意於言外,達到了 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近代學者王國維曾將此兩句詩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四十八回中寫到:「香菱讀了這兩句詩後,理解頗費苦心。她對黛玉說: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字似無理,''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 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那茫茫無邊的沙漠,只有用一個「大」字才能狀其景觀;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遠處獨起的一股炊煙,既顯得孤單,又格外醒目,也只有「孤煙」 二字方能狀其神韻。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長」字便自然湧上作者的心頭。而「長河」之上,是那一輪圓圓的落日,這裡的「圓」字與前面的「直」字, 都用得逼真傳神,難以言其妙處。

 

筆者從小就喜歡這兩句詩,並且由此羨慕那些可以四處旅行的人。觀賞大自然的風光,可以感受宇宙的博大渾茫,給人以平靜祥和的印象,那是一種美的享受。因此對我來講,一個人躺在曠野、高山或海邊,觀看藍天白雲,聆聽耳邊徐徐的清風或波濤聲,那是一種只可意會、無法言傳的極其優美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