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淡如 趣聯
何淡如 [1820 - 1890] , 原名又雄 ,字淡如 ,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人
。讀書時名文雄 ,因替人當槍手到試院考試 ,被考官識破,於是被開除學籍 。在清代 “學而優則仕” 觀念極深 ,出身於這種世俗意識的何淡如被學校開除學籍 ,等於被切斷仕途之路 ,以後想當官都很難,所以他自嘲似地把
“文” 字删去頭上一點 ,改為 “又”字 ,故名又雄 。 又以淡如之别字配之 ,還把自己老婆的名字改為人菊
,取 “人淡如菊” 詩句之義。
他才思敏捷
,品性詼諧 ,擅作聯語,猶以廣東方言寫諧著稱 ,不露半點斧齒痕迹 ,當時頗負盛名 。其諧詩 、諧聯 、妙批雅俗共賞
, 時人稱之為 “幽默大師”。為清代同治年間廣東四大才子之一,與陳夢吉 、方唐鏡 、劉華東齊名
。他生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但直到同治元年(1862)其四十二歲時才考取了舉人 , 一度出任高要縣學教諭
,其後即在省港以教學為主,曾設館于西關及九龍城之龍津義學 ,開筵講課 ,授徒日眾 。他賦性詼諧 ,才思敏捷 ,其出言及作品均雅俗共賞 ,工妙之處 ,常令人捧腹,流傳民間逾百年
。他喜用廣州話寫諧對 ,數量甚多 ,故有 “怪聯聖手”、“幽默大師” 等美譽。
現抄錄數對何老前輩的趣聯 , 與网友分享 : -聯一 一拳打出眼火 ; 對面睇見牙煙 ;聯二
有酒不妨邀月飲 ; 無錢那得食雲吞 ;
聯三 四面雲山誰作主 ; 一頭霧水不知宗 ;
聯四 公門桃李爭榮日 ; 法國荷蘭比利時 ;
聯五 船又扒艇又扒 扒扒扒 扒扒扒 扒扒扒扒扒扒扒
扒扒扒 扒扒扒扒過龍門三級浪 ;
生又唱旦又唱 唱唱唱 唱唱唱 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 唱唱唱 唱完燈火五更天 .
何淡如嫁女 , 自撰趣聯一副 , 聯曰 :
打鼓打鑼 , 不過戥人高興 ;
搬埕搬塔 , 總之自己破財 .
[戥人高興] 是廣東俗語 , [戥] 字讀如 [鄧] , 有 [陪] 的意思在內 .
[搬埕搬塔] 也是廣東俗語. [埕] 和 [塔] 本是指一般雜物 , 但在此處 , 則是指送給女兒的 [嫁妝] 了 . 此聯是頗能道出做 [外父] 的心情的 .
何淡如亦有一些具有詩詞韻味的聯語 , 話說舊日佛山鷹咀沙近娼寮處之江口 , 搭有浮橋 . 佛山的 [春色賽會] 是很出名的 , 這個江口 , 也是觀賞燈色的好去處,
何淡如撰一聯懸掛橋頭云 :
雨後步江橋 , 月色朦朧 , 老者尚防差錯脚 ;
燈前觀火樹 , 花枝搖曳 , 少年誰肯認低頭 .
廣東話之 [差錯脚] 有 [行差踏錯] 之意 , 其地近 [娼寮] , 可謂一語雙關 . 下聯亦有警世意味 .
此等趣聯 , 如没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和幽默感 , 又怎會有本事作得出來呢 . 可惜無傳人 ,没有一個得意門生 , 他的兒子亦非“向陽果木”. 所幸“近水楼台”, 耳濡目染 ,多少學到些父親撰制奇對諧聯的本领
。
一日 ,年近古稀的何淡如顧影自憐 , 沉吟於家中庭院 。他果真出口成章 ,慨嘆之言竟成上聯 :-
剩得两撇銀鬚,此後唔知點算好?
他满腹愁腸
,正聚精會神地苦思着 :身後不知怎樣才好 . 此時 ,猛聽得自幼嬌生慣養 ,
不思進取的兒子悔恨交加地應對道 :養成一身貴骨,從今改過未為遲!
切人切事 ,對得工整,着實令何淡如高興了一陣子
,不過并非“未為遲”!其兒子始终未能成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