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無人甘為孺子牛


 

 

 

心筆在妍

 

屈穎妍

無人甘為孺子牛

10/07/2015

 說了幾天,都在談教育有幾重要,尤其我們今日走的育人路,完全偏離了航道。

不知大家有否留意,今天的年輕人很喜歡兩個字——創業。打了一陣子工、受幾回老闆的氣,丟下辭職信,就說去創業。年紀小小的,在網上開間店賣小手作,又創業。

大學搞講座,找個才俊來談創業,一定比找個公務員談打工吸引。這種心態,反映新一代的自我中心,既受不了千夫所指,也不甘為孺子牛。

因為我們的教育沒有服從、妥協的練習,有的只是爭取、批判的價值觀,於是沒有人願意打工,無人甘願當螺絲釘,個個要做老闆。試想像,一個人人都是老闆的社會,會是甚麼模樣?

另一場災難是家國觀念。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或地方的教育是無史沒國的,美國電影《雷霆救兵》,死了許多人,花了很多日子去拯救一條新兵的命,就是要告訴國民,你的國家不會遺下你,所以你也不要背棄它。

不少電影橋段,主角是為了救回一支受辱的國旗、捧回一具戰死的屍體、救回一頭留守的小狗,而衝破重重難關、甚至犧牲性命。那就是說,國家連一頭畜牲一條死屍都不會虧待,所以你也要對國家如此忠誠。

有一句話不中聽但非常真實——教育從來都是一項洗腦工程,那些電影、那些影像,就是一種高明的洗腦教育。當你認為孩子不可被洗腦,那就代表孩子不能被教育。香港人從小就被養育成無祖無宗的一代,他們還會尊重誰?還會忠於誰?還會怕誰?

惡果已現,今日孩子出問題,是因為十幾年前種下的禍,如果再不正視,如果仍沒有人狠下心腸來一次大改革,同樣的土壤,一樣的農夫,從此每年都會給社會種出苦果。
學生會會長馮敬恩甚至在開學禮致辭時,批評學校漸失榮光,可見香港的言論自由已到了一個荒謬境地。
  一個學生可以公然在學校開學禮上侮辱這間百年老店、批評師長的行為,就等於來賓可以在婚禮上大數新娘、新郎的不是,揭開他們過去的情史醜事;或者員工在公司周年晚宴上批評上司的為人,公司慘淡業績遲早執笠一樣。
人的事,我相信,非學生引粗口兵團衝擊校委會莫屬,如此看來,榮譽是失於誰之手?令大學蒙羞的又是誰?
馮同學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天,就鼓勵學弟學妹加入戰團,裝備自己,去「面對強大的敵人」,並呼籲同學來跟學生會做「研究」,爭取修改大學條例、改變命運、創造未來云云。
讀大學所為何事?就是想以知識裝備自己,以學問啟發智慧,書未讀就來改變世界,還要為大學修例?同學們大概忘了自己只是一個讀書未成的學生,而學校啞忍這種言論不敢施教更是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