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種態度
2015-05-28
「每個人都有改變和創新的潛力,之所以無法突破現狀,是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對,導致只能跟規範走。」現代人經常把「創新」一詞掛於嘴邊,說起來就似是一點點新潮的感覺。但是,若把創新變成一條問題,也許很多人都說不上甚麼才是創新。台灣科技界尖子翟本喬則有一個很簡單的答案:創新是一種態度。
「創新是一種態度」除了是翟本喬的一個生活方向,也是其新著作的名稱。翟本喬對香港人來說也許陌生,但他在創科界卻頗具名氣。他是台灣的尖子學生,大學二年級設計出台灣第一套電腦交通號誌控制系統。於美國攻讀完電腦科學系博士後加入了Google,更設計出年省千萬美元電費的電源架構,節能成效十分顯著。
框外思考 改變習慣
創新要求的是一種框外思考的模式,當中改變「習慣」尤其重要。習慣讓人減低犯錯的機會,卻阻礙了深層思考,變成了一種「一成不變」、「安於現況」,也就是不能持續改變的洪流中保持優勢。任何標準或制度本應隨時及時而有所更新,若能突破固有觀點,就能找到創新的辦法。
不過,翟本喬在書中提醒,要先了解自己想「創的是哪一種新」。他認為,創新有不同的形式,可以是技術上,也可以是商業模式上。成功的例子通常是多種形式創新的結合,所以,要創新,要先搞清楚創新的本體,再評估創新的程度,並非一個點子走天涯這樣簡單。
突破安逸 迎接競爭
翟本喬於書中提出了六種的創新:漸進式創新,利用別人的產品去彌補市場的空缺;跳躍式創新,造出改善現況的突破;破壞式創新,顛覆傳統而導致市場轉變;以服務創新,改變商業模式並以提供服務為目標;「集結眾人智慧」的創新,善用大數據從而提供更好方法;以及小創新,於簡單的需求中尋找商機。
創新是一種態度,態度決定高度,換言之,敢創新便能走上人生的新台階,成就新高度。當然,知易難行。要把過程安逸的模式,亦即comfortzone改變,並不是每個人能做到,又或者是每個人都敢做的事情。人生無論任何一個階段都需要創新,否則就會被時代的洪浪所掩蓋,為競爭所淘汰。就來一次勇敢的創新吧!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info@yuantung.com.hk
資深財經公關
陳民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