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報記者訪問超伯
網上報平安大家開心
黃偉超fing手fing腳得健康
訪問黃偉超(超伯),因聽聞他是「老有網」其中一寶,同時想認識97高齡的長者,如何利用網絡與家人聯繫。現今社會高壽很多,但仍可以行動自如,反應比同齡長者好的相信為數不多;早前拜訪其Blog(網誌),雖然他說是向家人報平安之作,但每篇有主題、有情、有理、有時事,看罷令人佩服不已。撰文:寶寶
超伯其中一篇Blog《清明前閒談愛國詩人陸放翁》,文中以陸游《示兒》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借陸游詩句,希望有一日能向華叔說:「有朝六四平反日。何妨隔空告華翁。」道出他的心意。從以上的一篇Blog,大家可見超伯是一位才情橫溢,對國家熱愛,更留心時事與新聞,跟着時代步伐而前進的長者。同時也以《江城子》道出詩人時對愛妻的懷念,「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看到「淒涼」二字,令人同時懷念起去世的家人,亦見到他對愛妻思念之情;期近清明,超伯沒有以吩咐的態度去叫親人掃墓,只是一篇文,提示大家要「識做」,高招!
獨居保持靈活性
雖然超伯有子有女,自1988年太太離世後便獨居,廿多年來他堅持獨居,因他覺得長者懶惰,與子女同住,事事有人張羅,日久會令靈活性減低,做成慢性病,所以他選擇自己管理自己,過着有規律的生活,早上五時半起來,一杯清茶,做十五分鐘運動,跟着使上網看新聞,去飲茶,回家便寫Blog或打鼓,不寫那天也會做回應,目的是日日向家人報平安;孫兒對家人說,爺爺三日不寫Blog,便要探望他,令超伯就算不寫也會做回應。
保持健康家人開心
超伯對健康十分重視,因他覺得若健康有問題,會令子女擔心,而且子女有他們的工作,若自己不倚賴,保持健康,子女便不用擔憂他,看通了大家都開心。他推介老友記要多動手,多動腳,如他因為打電腦太多,手指出現彈弓手情況,醫生又話嚴重時要開刀,他想可能血管閉塞了,便做fing手操,每天廿下,得閒就做,腳痛如是照做,被他征服了手痛及腳痛,只是腳部因為血管問題,要吃藥,影響了聽覺吧!他笑言「人無百歲命」,但自己已97歲了,笑言都近了,幸好邵逸夫107歲,自己會保持運動,希望身體康頭腦靈活,活多久也開心。
耍太極要量力而為
他更提醒老友記,因為很多長者學太極,而太極有以腰力帶動身體轉,容易令長者膝蓋受損,所以千萬不要跟足去做,量力而為,據他所知,十個有九個學太極的長者,有腳痛問題。
而日常飲食,他也會有所避忌,都會「雞不吃皮,肉不吃肥」每天下午二時後才去吃下午茶,不是為節省,是因為不想與年輕人爭位,真是位很識照顧別人感受的可愛長者。
謹記天才是迫出來
其實自55歲退休後,超伯便不斷學習,首先是專心鑽研攝影,四年後便可以擔任老師,一教十八年,期間也有跟著名口風琴老師梁日超學吹口風琴,超伯仍說得梁老師指出「天才是迫出來,勤力日日練便可以」故他跟足去做,學完回家便會勤力溫習,尤其是長者,不多多運用腦筋,便會很快忘記,所以上課及溫習,缺一不可。
活力鼓擊出鼓舞
在超伯自言80歲開始,學習慾最旺盛,有興趣就去學,在他89歲那年,見到錢國威老師貼街招教活力鼓,便去報讀,因他想學習之後回去教長者,獲老師免費授他八式活力鼓,自己再苦練,在一次表演上大獲讚賞,便在多間中心教長者打活力鼓,奈何因為鼓佔地方,現在只餘下元朗明愛有地方,他仍可以在那兒授課;其實看見超伯的健朗,便知道活力鼓對長者是有幫助,鼓起到一種鼓舞作用,令長者充滿躍動的元素。
追上潮流學智能電話
活力鼓教少了,但貫徹終身學習的超伯,近來忙於學用智能電話,雖然他已掌握到便用方法,但也到「腦有坊」學智能手機應用,想學好Whatsapp及webcam應用,但跟不上,只因自己耳仔聽力不佳,幸好有同學相助;同時他指長者性格多自卑、自大及固執,而且手慢、眼慢及腦慢,若能明白長者心理及缺點,才可以當長者的老師。
超伯在Blog寫的,只是閒話家常,沒有主題,但他的豐富人生經驗及對事物的看法,真是太豐富了,留待他在網誌上和大家分享,而他所以指出的終身學習,及學習後
的態度,要勤力溫功課,生活要有規律,身體健康靠自己勤做運動,實在已是人人應做的課題,不止長者,年輕人都合用,只是知易行難,大家記着都要動起來,便可以健康延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