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中秋的古老故事[轉載]

 

中秋的古老故事[轉載]
傳說中,在遠古時期,天地總共有十個太陽,由於十個太陽的熱度太強,烤焦了各式各樣的農作物,許多人們也因為氣溫太高而被熱死,存活下來的人都過著非常痛苦的日子。
  當時,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神射手「后羿」,看到這種情形非常生氣,他決定要拯救世間萬物,便用他的弓箭將太陽一一射下來,只留下一個太陽,讓大地停止被高溫熱「烤」,人民因而獲得重生。百姓們為了感念后羿,於是擁戴他成為一國之君。可是,沒想到后羿一當上國君後,就開始目中無人,作威作福,施行暴政,百姓們從此又陷入了另一場苦難中。
    而后羿為了要長生不老,永遠當皇帝,所以便派人到崑崙山向王母娘娘求取長生不老藥。后羿的妻子嫦娥知道後,非常同情百姓的處境,她擔心后羿吃長生不老藥後,會繼續肆無忌憚的施行暴政,使得百姓們更加痛苦不堪。於是,她便一個人偷偷將所有的長生不老藥吃下去。沒想到,她的身體卻輕飄飄飛起來了,后羿發現後非常生氣,看著嫦娥一直飛上天,他氣急敗壞拿起弓箭要將嫦娥射下來,但是一切都太遲了。嫦娥就這樣的往月亮飛去,成為月亮裡廣寒宮的仙女了。
    從此以後,民間就開始流傳著月亮裡住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她的名字就是「嫦娥」,讓遙遠的月空裡增添許多美麗的傳說故事。
◆月中玉兔
   另外,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就是有關陪伴在嫦娥身邊的「玉兔」。這一隻可愛的兔子,在「中秋節」裡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喔!在『大唐西域記』(這是大家所熟悉的玄奘法師所寫的)裡頭記載著一段故事:在古老的印度的森林裡,住了兔子、狐狸和猴子三個好朋友。由於當時適逢戰亂,民不聊生,很多人因而沒有東西吃。有一天,他們在門口發現一位因飢餓而昏倒的老公公,為了救活老公公,他們分頭出去找食物。但是,在當時戰亂的情況之下,能找到食物的機率微乎其微,後來兔子為了解除大家的飢餓,便自願犧牲自己,當成大家的食物。
    就在兔子跳入熱鍋的一剎那,突然有一雙溫暖的大手,將兔子從滾燙的鍋子撈出來。原來,兔子的善心,感動了玉皇大帝,於是便派人將兔子救出來,並且封他為「玉兔」,在月亮裡陪伴月神娘娘-嫦娥,讓大家時時感念兔子的慈悲心胸。
◆吳剛伐桂樹
   相傳吳剛是一位醉心於仙術,但是又不肯專心學習的樵夫。由於,每天不努力於砍柴的工作,只會做白日夢,玉帝知道後,非常生氣。於是,下令把吳剛帶到月宮裡,並且告訴他只要他砍倒桂樹,就會得到仙術。但是,無論吳剛再怎麼砍,每隔一段時間,桂樹就會癒合。所以,吳剛只好一砍再砍,一直到現在都無法將桂樹砍倒,這就是玉帝給予吳剛做事不腳踏實地的懲罰!
[唐太宗遊月宮]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
[月餅 ]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漢人受到蒙古人的歧視,於是朱元璋率兵起義,
反抗元朝的暴政.雖然他多次發動大軍攻城,卻沒有成功。
後來,劉伯溫便想一計策,並在餅內及字條分贈同伴,裏面藏了紙條寫著「八月十五夜起義」,於是民眾紛紛響應,藉由吃月餅來通知起義,」到了那天晚上,
京城百姓和明軍裏應外合,因而一舉將元軍打敗。
後來,流傳下來,就成為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了
月神生日
  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月神是女性神,相傳為日神的配偶神。我國以嫦娥為月神,代表美麗、善良以及一切足以代表女性優美的性格。中秋節為月神生日,臺灣並沒有專祀月神的廟,都配祀在太陽公廟裡。臺北市內湖太陽公廟,八月十五日信徒們前往祭拜月神,一般民眾:有在戶外院內設香案供鮮花、水果、月餅、焚香燒金,放炮祭月,全家人在團圓的氣氛中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就是所謂的「拜月」。
土地公生日
八月十五日除了月神生日外,也是土地公生日,土地公廟要演戲酬神,農夫們在田裡插「土地公拐杖」,用竹子一根,上端綁以金紙,這種竹杖是給土地公走路時作拐杖用,並祈求明年會存更好的收成。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911138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