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諸子等拉:亦一歷史見証?
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謝枋得生平
雪中松柏俞青青,扶植綱常在此行。
天下豈無龔勝潔,人間何獨夷齊清;
義高便覺生堪捨,九重方知死甚輕。
南八男兒終不屈,皇天后土眼分明。
謝枋得對張叔仁這個主張,並不完全同意。他認為大丈夫死便死,既不必以言語解嘲,又何必跟小人計較!在「辭洞齋華甫二劉兄惠寒衣」的詩序中,他就這樣說道:「雖懼內阱,何損麒麟?反君事讎,忍為狗彘!勸吾人燕吐胸中不平而後死者,皆非忠於謀人者也。「南八男兒死爾,不可為不義屈」,豈敢曰「將以有為乎」?平生學問,到此要見分明。」他是要把「萬古綱常擔上肩」,一舉一動,都要做人榜樣,何況他桃李滿天下,尤其是在國破家亡之後。
五、萬古綱常,天地正氣
枋得既行,過了采石,就開始絕食,二十餘日竟不死,以後僅日食少許蔬菜瓜果,以維殘喘。因此到燕京時,已奄奄將斃了。到了燕京詢問宋太后的陵寢,和文信國(天祥)的攢所,再拜慟哭,終以身體虛弱,不堪支持而病倒。因病遷居憫忠寺,無意中夢見到曹娥碑,淒然下淚道:「妳一女孩子尚有此志氣,我堂堂五尺大丈夫豈能不如妳!」便又開始絕食。漢奸留夢炎與他私交本甚好,命醫生在藥中滲米勸他進食,拒不食,並擲藥於地道:「我求死耳,用此何為!」終於在至元二十六年(西元一二八九年),他六十三歲時,餓死在燕京的憫忠寺中。
謝枋得一生雅負奇氣,風節清高,
馬子長言:人莫不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先民廣其說曰: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公亦可察某之心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