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蔣介石贏了內戰
一九四九年,蔣介石如果贏了內戰,首先肯定不會有「文化大革命」,以及更早的三反五反,當然今天香港的高官也不會引「文革」為例,批判學生衝擊校委會等同紅衛兵。但中國有無文革,禮儀人倫、詩書典則是否掃蕩殆盡,或屬事小,整個二十世紀的國際局勢將統統改寫,這才是大事。
蔣介石並不會如西方所猜測的那樣,因為民族主義而與日本反目成仇,戰後日本民間籌錢築了一方「以德報怨」碑銘記蔣介石,蔣介石的以德報怨並非裝模作樣,否則蔣介石到了台灣之後,不會秘密邀請白團軍事顧問。
如果中華民國留在大陸,蘇聯應可提早瓦解,當然也可以斷定不會有北韓的存在,以及東南亞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各地之內亂。但蔣介石的中國,依然未必能統一,東南沿海與西北內陸之差距依然會有天壤之別,人口或許不會瘋狂增長,但如常維持世界第一,沒有任何懸念,從四九年至今,應當與今日印度相仿。但中華民國的民選政府,繼任蔣介石的人,又會導致甚麼局面,甚麼樣的政黨又會上台,則很難預料。
蔣介石繼續治理中國,不會再有香港。邱吉爾雖然死活不肯交還香港,但邱吉爾落台,工黨執政,讓殖民地獨立,打開國門,接收移民,香港會交還中國,當時為數不多的香港人有可能去英國,順利加入英籍。
美中聯盟之下,日本的經濟不會迅速恢復,上海將成為中國地區最繁榮的城市,甚至超越東京,將擁有一流的私立大學:聖約翰大學、東吳大學、震旦大學,則中國會有更多張愛玲、貝聿銘、鄒文懷等人才,成為理所當然的東方巴黎。回望歷史,可知今世一切純屬偶然,九七以前的香港人,當然要多謝蔣介石輸了這場仗,但今天找不到出路的這一代,卻該作何感想?
陶傑
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